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正式成立于1974年,早在泌尿外科成立之前,就取得了中国泌尿外科史上几个里程碑式的成就:1844年,博济医院医生Peter Parker开展中国第一例泌尿外科手术——经会阴膀胱切开取石术;1856年,博济医院Kerr医生成功实施中国第一例膀胱碎石术——经尿道取石钳机械性粉碎膀胱结石;建国初期,在梅骅等教授的努力下,率先开展了当时属于高难度的尿道下裂成形术、前列腺摘除术等手术。
历经几十年辛勤耕耘,泌尿外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学科队伍完备、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齐全的广东省重点学科,是中山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及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科室展开病床68张,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下设泌尿系统肿瘤学、下尿路疾病学、尿石症学和男科学4个学科小组。
科室主任黄健教授,是我国泌尿系统腹腔镜手术开展最早、收集病例最齐全、手术成功率最高的专家之一,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微创技术和泌尿系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是泌尿外科的两大专科特色。
微创技术 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刀口长,创伤大,患者恢复慢。微创手术充分利用人体既有的孔道,创口隐蔽,出血少,损伤小,患者恢复快。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近十年来,泌尿外科大力发展泌尿系统微创检查治疗技术,开展了腹膜外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三套管法肾部分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输尿管镜技术、斜卧位经皮肾镜技术等微创手术。重点致力于腹腔镜手术的开发和应用,现已能开展所有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代替了约90%的开放性手术,如:肾上腺或腺瘤切除术、嗜铬细胞瘤手术、肾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肾盂成形术、肾输尿管全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膀胱憩室切除术、输尿管膀胱吻合术、隐睾下降固定术等等。
在国内率先开展高难度的“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效果良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现已成功完成手术130多例,是全世界完成例数最多的科室。
泌尿系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临床工作是科研的源泉,科研的进步促进临床水平的提高。最近十年来,泌尿外科在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前列腺癌抗体库并筛选出前列腺癌特异性膜抗原的人源性抗体;鉴定出调控非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生长的几个转录因子;鉴定出影响前列腺癌进展的L-plastin启动子位点的多态性;鉴定了饱和脂肪酸13-MTD诱导肿瘤调亡的主要信号途径等等。
在临床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肠道代膀胱手术的系列研究,改良了可控性膀胱手术方法,发明了“插入式”抗返流输尿管吻合方法,探讨了肠道膀胱的尿流动力学特征,总结了肠道代膀胱的并发症及防止方法,该项研究荣获200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目前,正在进行筛选膀胱癌差异性microRNA、膀胱癌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组织工程膀胱的构建、膀胱尿道吻合器的研制、斜卧位PCNL治疗肾结石的研究。
开展交流合作,提升技术水平 泌尿外科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科室技术水平。先后有5位医生到日本、美国和德国研修,多次选派医生参加美国泌尿外科年会(AUA)、欧洲泌尿外科年会(EUA)、美国肿瘤研究年会(AACR),并与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德国埃森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学术合作、交流与互访关系。
作为主委单位,成功组织了05-08年广东省泌尿外科年会和三届两岸四地泌尿外科论坛。从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期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泌尿男生殖系微创技术新进展研修班学习班,除理论授课外还现场演示包括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在内的各种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每年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近300名。
2006年,组建华南微创培训中心,成为全国第一个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培训基地,已经成功举办了7期泌尿男生殖系微创技术操作培训班,培训学员近200名,推动了广东省乃至全国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进步,顺利成为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和卫生部泌尿内镜培训基地。
学科建设的成果极大推动了临床工作水平的提高,门诊量、住院病人量、手术量逐年上升。在今后工作中,泌尿外科将继续开展新的诊治项目,大力开展微创手术,进行泌尿系统肿瘤的基础研究,力争在5-10年内跻身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行列。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5月9日
星期五
5月10日
星期六
5月11日
星期日
5月12日
星期一
5月13日
星期二
5月9日
星期五
5月10日
星期六
5月11日
星期日
5月12日
星期一
5月13日
星期二
5月7日
星期三
5月8日
星期四
5月9日
星期五
5月10日
星期六